昆明池上拜牵牛
——牛郎织女神话起源地

昆明池因为水面辽阔,被认为是地上的银河,而在每年夏天的北半球天空中,牵牛、织女星是最为闪亮两颗。当七月织女星升上天顶时,银河那边的牵牛星就已经进入人们的视野了。七月过后,高悬的织女星向西倾斜时,织女星后来居上升至最高点,岁序也就随之进入仲秋八月了。牛郎、织女星隔“河”相望,早就引起了星象学家的注意。

汉武帝开凿昆明池时,采用了法天思想,按天上银河两边左牵牛、右织女的布局,在昆明池东西两岸设置了牵牛与织女石像。班固《西都赋》有句:“临乎昆明之池,左牵牛而右织女,似云汉之无涯。”这些历史文献都明确指出在昆明池畔的左右两侧分别塑有牵牛、织女像,象征着天河两边的牛郎、织女星。

牛郎、织女二石像现在保存在昆明池遗址范围内,一个石像在今北常家庄“石婆庙”内,另一个石像在今斗门镇“石爷庙”内。